【侨报网讯】离乡久了,乡愁难舍。弗论远近,无论光阴。旅居法国近28年的华侨吴建荣,与同在海外打拼的一群同乡一道,把心底对家乡的这股惦念,化成了一座“浙南民俗文化馆”。4220件农耕文化展品,全部都是上了“年纪”的老物件。行走其间,这座簇拥在文成县铜铃山镇下垟村群山间的崭新建筑,仿佛留驻了时光。
民俗文化馆身处山坳中格外显眼。
历时30多年,他们一点点“还原”家乡
温州网报道,今年64岁的吴建荣,离开家乡时才17岁。“最难忘的,就是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下田,锄地,插秧。累上一天,奶奶舀一勺红糖给我们,那滋味别提有多甜!”走在文化馆长长的走廊里,吴建荣忍不住回忆起家乡的年少时光。村边潺潺的流水,柴灶前照暖脸盘的火光,还有春日里挽起裤管下田插秧,扛起锄头在绿影婆娑的竹林里挖笋……这是印刻在多少离乡游子脑中的“家乡”景象。
“那时候,很多人都说我脑筋有问题,别人家里没用了就噼柴烧的农具,我却花钱去买回来。”
那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。吴建荣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已经开始四处“搜罗”农耕器具。在落后的山区,很多人饭都还吃不饱,谁会想到,家里的一个洗脚盆、一个捣年糕的石臼,甚至是一把牛角梳子、一个篾箩,还能卖钱呢?
“那时候,我就是觉得,这些农村的东西,会越来越少,得收藏起来。这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痕迹,也是祖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贝。”
那时候,吴建荣在文成县人民医院当骨科医生,1991年又远渡重洋去了法国。在那个车、马、邮件都慢的年代,家乡离得越来越远了,吴建荣和朋友们,用这些农耕器具,一点点“还原”家乡生活的模样。
在法国帮人洗着盘子的吴建荣,没有忘记他在中国的收藏“事业”。委托家乡的朋友,四处张罗。偶尔回中国,大部分时间也花在了去农家“寻宝”的路上。瑞安、鹿城、永嘉,景宁、庆元、遂昌……为了买下一顶雕刻精美的花轿,他们先后四次绕着几个小时的盘山公路去泰顺;为了还原一件早已失传的水碓,他们走了景宁几十个村庄,终于找到一位73岁的工匠仿制……
吴建荣在海外生意越做越好,先后开起了制衣厂、餐馆、超市,他在中国收藏的东西也越来越多,和朋友们先后投入800多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
历时近10年,他们建起“根”的记忆
“仓库摆不下了,就想建一个博物馆。”2008年开始,吴建荣和七八位旅欧华侨合资1500多万元,张罗起建馆的事。选址就在老家下垟村。
这个村子,只有上百户人家。离县城40多公里,紧邻丽水景宁,是温州西部最偏远的地方,海拔近800米。风景是很美的,但在这样的地方建馆,会有人来参观吗?
“有,一定有!”吴建荣说得信心满满,他的信心来自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“全域景观化”的文成发展。“用不了几年,文成通温州、文成通丽水的高速都会开通,新修的国道也会经过下垟。到时候,温州到这里只要不到两个小时,县城到这里只要30分钟。文成旅游的核心之一铜铃山特色小镇,离下垟只有1.5公里。”
文化馆在如今的吴建荣心里,有了更厚重的意义。“把世代传承的文化,传下去,让后代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。”
小小的下垟古村,“浙南民俗文化馆”显得格外高大醒目。这是一座高三层、呈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,白墙灰瓦,群山环绕。文化馆占地5亩,建筑面积3280多平方米。按社会民俗、物质民俗、精神民俗三大类,分出生产、运输、加工、烧吃、吃饭、睡觉、喝茶、读书、结婚、会客、健乐等17个展厅。既有锄头、刨子等最普通的近代农耕工具,也有做工讲究、雕刻精美已历经数百年的花轿、婚床;既有和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用具,也有用于学习娱乐的各种物品。几乎囊括了浙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各个环节,其中还有诸如诱捕跳蚤的铁滚轴、可以两人同时操作的大型水碓等早已为今人所不识的“冷门”工具,让人忍不住惊叹先人的智慧。
从10月1日正式开馆至今,文化馆已迎来4000多人次的游客和参观者。今后,还将作为文成县海外青少年教育基地,迎来一批又一批的侨二代、侨三代。
冬日的暖阳,透过窗棂,洒在一件件锄头、纺车、水碓上,空气里仿佛也立即弥漫起一股江南农耕的气息。已差不多到了“告老还乡”年纪的吴建荣,看着眼前这一件件“宝贝”,眼神里都是满足。(完)